1、重力性休克---在赛跑的时候,下肢肌肉活动剧烈,但由于肌肉有节奏的收缩与舒张,对肌肉内的血管起唧筒作用,血液能顺利返回心脏。如果跑到终点后立即停下来,由于肌肉内的血管处于扩张状态,并失去肌肉交替收缩对血管的挤压作用,加上血液本身重力作用的影响,大量血液滞留于下肢,不能迅速流回心脏,造成心输出量突然减少,血压下降,使脑部血液供应不足,产生暂时性脑贫血,出现面色苍白、气喘、头晕、出虚汗、恶心甚至晕倒等现象。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“重力性休克”。
为了避免“重力性休克”的发生,跑到终点后,不能立即停止下来,应继续慢跑一会儿,再走一走,然后做些整理活动,以利于血液顺利流回心脏。
方法:如果一旦出现“重力休克”现象,应立即将患者平卧,头部放低,足部垫高,并用热毛巾擦脸,注意保暖,同时可做自小腿向大腿方向的按摩,以帮助血液流回心脏。一般轻的“重力性休克”患者于晕倒前由他人扶着慢慢走一走,便可使症状消除。晕倒时,可用手指掐人中穴,使之苏醒。
2、运动中腹痛---运动中腹痛多见于长跑、竞走、自行车等遇到中。其疼痛部位有的在右上腹部出现钝痛,有的在上腹中部或左上腹部有钝痛、胀痛或刺痛,个别的也出现绞痛。
原因:(1)没有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就进行剧烈的运动。由于内脏器官的惰性较大,还不能适应急剧的肌肉工作,而引起腹部某些器官的机能紊乱,造成局部疼痛。(2)较持久的剧烈运动,由于心脏功能降低,血液回流受阻而血瘀积在肝脏,引起肝部疼痛;或由于呼吸机能差,呼吸与动作不协调,隔肌产生异常活动或疲劳而致痛。(3)由于大量排汗,使体内盐份随汗排出而丧失,引起胃肠痉挛。(4)饭后立即进行激烈运动。
总之,以上各种情况的腹痛,并不是疾病,而是肌体适应性不良的表现。
有些腹痛现象,也可能与患有某些疾病如胃肠溃疡、肠结核、慢性肝炎以及慢性阑尾炎有关。
方法:运动中出现腹痛,可适当减小运动强度,按压疼痛部位并讲话做深呼吸运动,大多可以缓解。如经处理不见效果,仍然疼痛,甚至越来越厉害,就应停止运动,请医生诊治。
运动中常见的抽筋
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强直收缩现象,会造成肌肉僵硬疼痛。而脚抽筋却是一般人最常有的经验。
有研究报告指出45岁以上的人每七人就有一人曾经有脚抽筋的经验。而65岁以上老年人,有高达一半的人有过脚抽筋的不舒服经验。尤其是女性比男性多。多数的脚抽筋发生于晚上,而患有周边血管病变及关节炎患者,较易有脚抽筋现象。百分之七的青少年,在过去一年当中曾经有脚抽筋的现象,其中以16到18岁这个年龄层最容易发生。
造成脚抽筋的主要原因有:
a.局部循环不良,周边血管病变或脚部静脉曲张。
b.环境温度突然改变。
c.情绪过度紧张。
3、关节扭伤
内因:技术掌握不好、协调性差,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、生理结构不佳、疲劳产生体力差。
外因:准备活动不够、场地滑、器材使用不当,动作速度快等。
预防:准备活动充分、了解设备使用、循序渐进,速度放慢。
处理方法: 24 小时前为急性期,应停止运动、冷敷、包扎、抬高受伤部位。24 小时后为恢复期,须配合按摩、微动、恢复性锻炼。